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招商引资 > 产业导向
射阳县高新科技创业园建设历程
发布日期:2020-02-04


射阳县(合德)高新科技创业园的建设历程,大致分为“打基础、大发展、抓提升”三个不同阶段。

(一)起步阶段(2005—2008年)。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:推动标准厂房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,拉开东区发展框架。本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、促进园区科学发展的原则,射阳县(合德)高新科技创业园在建园初期,就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,引导社区积累资本、民间闲散资金和社会投资公司等多方投入,积极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兴建。所建厂房均统一规划设计、统一图审放样、统一施工验收,不仅有效增强了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,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园区整体形象。随着东区近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建成,创业老板“拎包入驻”,周边中小企业携资入园,一批外出发展企业也陆续回镇,初步形成了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。

(二)发展阶段(2008-2011年)。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:企业集聚势头强劲,规模优势逐步显现,园区经济快速发展。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,提升园区综合竞争优势,射阳县(合德)高新科技创业园开辟了探伤机械产业园、海德电子产业园、韩资工业园、社区特色园、大学生(博士)创业园等区中园,吸引了赛福公司、鹤都电器、天源电力、好运文具等一大批成长型中小企业落户园区,企业集群初步形成,集聚效应逐步显现。据调查问卷统计,园区内企业约50%是这一阶段创办和迁入的,这批企业成长迅速、发展势头强劲,成为园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。2011年,园区企业完成销售18.5亿元,实现税收8400万元,分别占到合德镇的51%和61%,占据了合德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。

(三)提升阶段(2011年至今)。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:承载功能不断增强,科技创新步伐加快,园区服务提档升级。为加快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,射阳县(合德)高新科技创业园重抓载体提升,在西区规划了重大项目区,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,拓展发展空间,完善平台功能,推动园区集约化、可持续发展。重抓企业提升,强化科技引领、创新驱动,36家企业获得了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称号,25家企业建成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。重抓服务提升,扩大服务外延,提升服务内涵,精心打造创业指导、项目服务、科技孵化、招工培训、社保经办、融资担保、法律援助和后勤保障等八大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、菜单式、全过程优质服务,帮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

打印】 【关闭